“沙学周讲武林”(12)与亚运会武术冠军的同场较量

“沙学周讲武林”

与亚运会武术冠军吴雅楠的同场较量

2011年9月11日,我代表山东省武术队参加了在贵州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

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武术是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竞赛项目之一。少数民族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査拳”就是其中之一,在回族群众中流传广泛。武术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其特点一是“击”,二是“舞”。“击”就是“技击”,即从徒手搏斗的拳术发展为搏击敌人的武艺,在民间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舞”就是“武舞”,即现在流行的套路形式。它与“技击”的搏击性不同,具有表演性,因此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且各民族均有自己独特风格和套路,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等五个类型。

“沙学周讲武林”(12)与亚运会武术冠军的同场较量

沙学周枪术

我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太极拳冠军吴雅楠同场竞技太极拳和太极剑。吴雅楠当时担任陕西省武术队教练兼队员,已经先后获得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子太极拳剑金牌,2007年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太极拳金牌,2008年亚洲武术锦标赛男子太极拳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表演赛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2009年台湾高雄世界运动会男子太极拳剑金牌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太极拳剑冠军。

我们赛前在比赛场地热身的时候,吴雅楠就一直盯着我看,当我热身完毕,他来到我身边,说:“您这是练得哪套拳?”,我说:“这是陈式太极拳二路炮锤,它的特点是刚柔并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蹿蹦跳跃、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是太极拳最神秘也最具攻击性的拳法,以前密不外传。”

吴雅楠很谦虚地和我说:“你打的这套拳真的非常棒,我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平时的锦标赛竞技要求高、漂、帅,像腾空外摆腿720度接跌岔,旋风脚接落地单腿支撑,为了得分,失去了太极拳的内涵,我虽然很喜欢传统套路,但是专业队不支持学习,等以后有机会咱们多交流!”。

我和吴雅楠紧紧握手,之后在赛场上展开了较量。吴雅楠的太极拳潇洒飘逸,举手投足散发着专业队的规范与高难新美,节奏鲜明,他的腾空飞脚接腾空外摆腿两周接跌岔,腾空高度高,落地生根,他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堪称竞技太极拳的楷模。等收势之后,全场掌声雷动,裁判员都亮出了最高分。看来竞技赛场不增加难度是不行的,我受到启发和鼓舞,也在一套原汁原味的陈式太极拳炮锤基础上,增加了腾空飞脚接腾空外摆腿一周接跌岔等难度动作,得分虽然没有吴雅楠高,但是也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名列第五名,作为一名业余选手,在专业队员当中能获此殊荣也属奇迹。颁奖典礼上,我和雅楠等队员戴着奖牌合影留念,共同祝愿武术的明天更美好。

“沙学周讲武林”(12)与亚运会武术冠军的同场较量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前八名,右二沙学周,右五吴雅楠

这次赛事之后,我与吴雅楠没有再见过,后来在抖音上我们针对太极剑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探讨。他虽然已经退役,但是动作依旧规范帅气,而且让我高兴的是,他虚心学习了陈式太极剑的传统套路49势,动作中增加了传统武术的气宜鼓荡,突破了专业队重型不重意,重外不重内的短板,内外兼修,而且他在陕西武术队培养的太极拳队员正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崭露头角,熠熠生辉。

“沙学周讲武林”(12)与亚运会武术冠军的同场较量

沙学周武术表演